当前位置: 首页志愿者感言 › 赴美汉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感悟——冯景奇 

赴美汉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感悟——冯景奇

2014-11-19 11:39 来源:bjsfdx

为期三周的赴美前培训终于结束,踏上美利坚也指日可待,看着自己的梦想慢慢变成现实,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当然也希望这一切能来得更快一些。回顾三周的培训,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借着总结的机会,来梳理一下这些日子来的感悟。

培训的第一周,学习内容就汉语本体知识和国际形势而展开。张和生教授的《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刘月华教授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马燕华教授的《汉语语音知识及其教学》、陈紱教授的《汉字基础及汉字教学》、杨泉教授的《现代资源与技术在对外汉语中的应用》等课程都围绕着汉语本体知识展开,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尤其重要,让我对汉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理论层面,上升了好几个高度。虽然汉语是自己的母语,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凭借语言习惯分辨清楚,但是作为一名汉语教师,要将这些对于外国人来说模棱两可的语言知识传授给他们,没有理论的支撑,学生就不会信服老师,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我将来站稳对外汉语的教学讲台有很强的指导性。

第一周还有幸听了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师淑云大使做的专题报告《中国和世界的融合》。师大使在三个小时的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讲解了欧洲中心主义、美国霸权主义以及石油、恐怖袭击、领土争端和世界遗产申报等话题。今年五月份,我带领温州中学的学生参加了泛三角洲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听了师淑云大使的报告,无疑对我今后指导学生模拟联合国的社团工作带来很多实质性的帮助。

第一周的课程中,杨娜老师的《美国中小学教学实用英语》是唯一用英语授课的课程,杨老师在美国教学深受学生的爱戴。对于我们这些初上美国教坛的老师来说,来自前辈们的经验尤为重要。杨老师带来了她在一线教学的很多切身体会,无私地和大家分享她在教学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并且让大家一起来进行场景模拟,告诉大家如何用英语来化解这一个个问题。如果说教授们的课给了大家很多理念,那么杨老师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具体操作和实践。

第一周的最后两天,参加了由中安特卫组织的安全拓展训练,包括国内外的安全形势分析,急救知识、安全意识培养和紧急情况演习。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我认清了国外的真实状况,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为去了美国而过分乐观。美国是一个持有枪支合法化的国家,所以一些在国内鲜少碰到的问题,去美国都可能会碰上,比如持枪抢劫或者校园枪击。再比如说,急救知识的学习课上,我学会了伤口包扎、骨折处理和伤员运输,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危机时刻学会如何冷静应对,更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第二周的学习内容首先围绕着跨文化交际和汉语教学法培训,王学松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海外传播》和吕俞辉教授的《中美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的讲授,都从跨文化的角度来阐述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且分析了中外文化的差异,用具体的实例分析了价值观、教育观、伦理道德观中的文化冲突。两位教授课中的很多例子都是来自真实的语言环境,非常具有参考性,很多都是我的认知盲点。这两堂讲座,对于培养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起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周的重点之一是宋如瑜教授的汉语教学讲座,宋老师的讲座《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与实施》、《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活动》、《主题教案设计与实施》、《多媒体教案与分析》,从理论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给我们带来了真实而有效的汉语教学课堂。每一次的讲座之后,宋老师总会给大家布置小组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位学员的相互交流。记得有一天的作业是使用逆向设计一堂课,课程的主题是"我的爱好"。那一天小组成员讨论及其激烈,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酒店的大堂灯灭才结束。我负责之后的小组陈述,组员将他们分工的部分发给我整合,一直整合到夜里两点钟。第二天,当我战战兢兢地站在台上陈述小组的报告时,宋老师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这也让我如释重负。上宋老师的课总是充满压力,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记得那天去美国大使馆面签的时候,美国大使问我最喜欢的英文谚语是什么,我说:"It is not your aptitude, but your attitude that determines your altitude!"而这句话,正是我的座右铭,我也一直相信,一个人的高度,不是因为他的天赋,而是他的态度。

第二周的重点之二是黄丽娟老师分享的签证指导和赴美汉语志愿者的职业素养。黄老师的课以案例分析为线索,从学会沟通、与人联系、学校文化和自我反思等方面跟我们分享了之前的赴美志愿者出现的问题,比如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如何与学校领导和同事相处,如何与学生互动等话题。这些实例对于我们尽快融入美国社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黄老师的课堂丰富多彩,除了最基础的讲座之外,讲座中间还穿插了大量的视频,有让人感动的汤姆逊老师的故事,也有给人带来温暖的Matt Harding全球跳舞的故事,还有激励人心的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讲摘要等等。黄老师的讲座让人印象深刻,讲座最后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泰戈尔)。

第三周的学习依旧围绕着教学法展开,给我们上课的是纽约大学的罗文萃教授。罗老师的课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美国汉语教学的真实语料,建议大家建立适当的教学心态及理念。虽然所有的老师都期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是现实的美国教育环境并非如此,一个班里的学生不仅仅来自己不同的肤色种族,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所以如何学会因材施教对于所有的赴美教师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除此之外,罗老师还启迪大家,现在的学生和自己时代的学生有何不同。我们那个时代,老师是我们获得资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现在学生获得资讯的手段多样,很多事实性的知识和实事性的新闻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所以,罗老师说现在的学习要与现实生活相连结,与兴趣相连结,促使学生探索合作,并且进行多样性的测验和经常性的反馈和辅导。罗老师引用了美国著名小提琴家Joshua Bell在地铁站拉小提琴的故事,Joshua的演奏会门票需要200美金而且常常一票难求,但是在地铁站一个早上他收到了32美金--"我们身边有多少有才华的人,在我们的匆忙中被忽略了。"所以我们的教学心态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总在赶进度,但是欲速则不达,学生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老师也应该抱着不焦急的心情,等待我们的学生。

培训接近结束,孔子学院总部的郭骄阳处长跟我们做了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与志愿者精神》的专题讲座,讲座综述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与大家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其中提到了一点让我很有共鸣,多年前我在土耳其旅行,在伊斯坦布尔的日子里,我被人无数次地问及是哪里人,而他们总是先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不是,然后他们还会问我是不是韩国人,我也说不是,然后他们就会说你是台湾的。多年前的场景到现在一直历历在目,可能当时我们的祖国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也鲜有国人跑到小亚细亚半岛上旅行。还有一年,我在柬埔寨旅行,正好碰上中国的新年,在酒店里我搜索到了中央四台,正好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我和我的朋友那一晚都没有换台,尽管在国内的时候我几乎不看春晚,但是到了国外,我依旧会很自豪地跟别人介绍我们的祖国和她的文明。正是因为在国外经历的那些难忘时光,让我清楚地记得祖国对自己的重要性,一想到中国的美食和朋友,我也认识到我是多么地热爱我的祖国。

综上所述,为期三周的汉语教学培训在辛苦和喜悦中结束了,这一段时间,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痛并快乐着。对于这一次的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之外,还有教学法的指导和实际教学的机会。黄丽娟老师说的一样,一个老师要成为好老师,必须要学会反思。带着满满的收获,我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不管最后是否能顺利通过最终的测试飞跃重洋抵达美利坚,这一段时间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理念上的提升,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六年的教学生涯,感谢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美国大学理事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