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志愿者感言 › 志愿青春——吴晓雯 

志愿青春——吴晓雯

2014-11-20 15:47 来源:bjsfdx

怀着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崇敬和向往,2014年6月15日我来到北京,并由此开启了我充满激情和进取的赴美志愿者培训生活。使命之下,"服务、团结、奉献"的精神,昭示着志愿者的优秀传统;报告厅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提醒着我如何以行动去传播一份文明的历史与光荣。老师的教诲使我感受、融入并践行着志愿者的精神与汉语国际推广的使命。

在北京培训的这段时间里,科学而严格的课程学习,严谨而系统的研究训练,丰富而活跃的才艺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深深感谢国家汉办、北京师范大学和大理会的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培训以来,我亲历了国家汉办和北京师范大学为我们精心安排的各类课程,专家阵容之强大,课程设置之精细,都是我以前从未经历的。我们的老师从国家汉办的领导到美国汉语教学界的专家,从国家外交部、教育部高层领导到驻外大使、参赞。课程的覆盖上至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中美教育文化概况,下至公民海外安全、国外生活注意事项;大至课堂教学法、教学设计、管理,小至听说读写每一项汉语技能的教授、甚至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如何使用一个小小的教学软件。课程之余,我和其他同学都在讨论平日仰慕的专家,如今正神采奕奕地站在我们身边,而他们在课堂中所展现的博学与才华,言谈举止中流露的魅力与人格,都将极大地影响我日后的教学、工作,甚至影响我的一生。

短短三周的培训,我们的课程可谓充实而又实用。知名的教授、学者为我们讲授志愿者精神、汉语本体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华才艺、跨文化交际能力、安全拓展。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而汉语教师志愿者又多了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热情、激情和感情。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深刻的了解到志愿者活动是人类完善自我、对接社会、寻求精神家园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奉献的不仅是服务,还有人世间最珍贵的爱心;收获的不仅是一种阅历,还有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道德发展。

汉语本体知识,说起来简单,学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在中国人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就变成了外国学生可笑的错误。可是,要想把外国学生的偏误讲解清楚,确实很难。虽然有老师的悉心辅导,可是还是得靠自己加强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安排的很丰富。老师教我们如何写教案,如何做课件。最有意思的是试讲,我从学生的身份一下子转化成老师,刚开始很不适应,上了讲台,难免还有些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慢慢适应了,这使我懂得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也使我明白当众讲话并不是很难,演讲是种很重要的素质。

中华才艺是我最期待的,此次培训为我们开设了太极扇和剪纸,我真是恨不得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才艺。每当我把手中的一张红纸变成漂亮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剪纸,我都欣喜不已。我真心希望我能把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才艺带去美国。

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块内容我学习了一些相关理论和案例,使我对美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一些中美敏感问题,我也知道该如何避重就轻,四两拨千斤的避免矛盾和争执。

安全拓展使我了解如何在危机时刻保护自己,同时我也明白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因为在国外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没有办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

转眼间,培训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汉语知识、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精神世界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由于时间有限,我还有很多欠缺,但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在培训的日子里,我也收获了师生和同学们之间的情谊,培训的日子是短暂的,但我们的友谊却是长久的。

"传播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是我们汉语志愿者理应担当的使命;努力学习与实践,"在世界有需要的地方承担汉语教学任务,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友谊,促进交流",是我们汉语志愿者不可推卸的重任。或许通过我,一个人、两个人甚至更多的外国朋友会喜欢上汉语,喜欢上中国;也许通过我,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了解了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的发展。

现在,培训已经接近尾声。回首看去,有太多的场景在打动着我。然而我深切的知道,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享受回忆的美好,汉语国际推广中国志愿者的责任与使命使我必须扬帆启航,带着一份文明的光荣,开始新的征程。而当我完成志愿者服务的使命载誉而归的时候,这段经历定会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用终生。

"汉语教师志愿者"是一个响亮而动人的名字,我愿意怀揣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以饱满的热情、激情和感情成为一名光荣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那里,志愿青春,传递文明,书写更美丽的志愿乐章。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