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志愿者感言 › 一场历久弥坚的修行——王希强 

一场历久弥坚的修行——王希强

2014-11-18 16:58 来源:admin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

人生旅途中,我们走走停停,寻寻觅觅,遇见青春,错过年华,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修行。如果换个角度看,这就像是爬山,历经千辛万苦,登上山巅,眺望远方,美景尽收眼底,抬头间,发现山外有山,在享受完片刻的喜悦后,重整装备,再次出发。所以,但凡修行,过程必是痛苦的,而结果则让人振奋。

我的最近一次修行,是从报名参加2014汉办大理会赴美汉语教师项目开始的。预报名、正式报名、材料筛选、北京面试,每一关都如履薄冰,等待美方录取通知的过程最为煎熬,交流群里,大家提前倒了时差,按照美方工作时间,起早贪黑地查邮件,收到邮件的人如释重负,没收到的人战战兢兢。随着两次网络会议的召开,各种作业不期而至,修行慢慢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为回国志愿者,自认为参加这个项目是有优势的,在泰国三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原本以为,只要把这些经验简单地迁移过来就可以了,但是,三次dropbox分享的资料彻底让我觉醒,对外汉语教学与沉浸式汉语教学完全是两码事,出现在我面前的并不是幻想中的一马平川,而是另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于是,站在新的思维起点上,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座大山的高度,努力寻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另一面。

2014年6月15号,踏上驶往北京的列车,我去赴一场为期三个星期的邀约。这是美国大理会、国家汉办和北京师范大学新师基地联合举办的"2014赴美志愿者培训"。

6月16号,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齐聚金辉三层报告厅,集中培训正式拉开序幕。

开班仪式上,庄严隆重,汉办领导、北师大领导、教师代表和学员代表分别发言。随后,大家被分成了四个大班,每位学员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从此,三周二十一天,班级成员朝夕相处,同休戚,共进退。

第一周的课以北师大教师为主。

张和生教授,是第一位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员的执行院长,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安排这样的文学大儒亲自授课,国家汉办和北师大新师基地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张老师主讲《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国际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汉语词汇基础知识和词汇教学》,在课堂上,他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大势以及词汇教学的细节。在他的课上,我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马燕华老师主讲《汉语语音基础知识及语音教学》。她的课,把汉语切割成音符,从生理和物理角度,详细介绍了汉语的发音,微观的语音学习,是必要的,语音知识,是每一位语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师淑云大使从外交官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中国和世界的交融》,在她的课上,我学着从国家层面思考问题,而不再把视线聚焦"小我",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有大局观。

陈绂老师主讲《汉字基础知识和汉字教学》,她从"六书"出发,为我们讲解了汉字五千年的风风雨雨,甚至包括大陆与台湾的简繁之争,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载体,历经沧桑,风采依旧。汉字始终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主要难点之一,如何把汉字的象形文字特征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田克老师利用一个半天,教了大家太极扇。虽然天下着蒙蒙细雨,北师大南门,我们在那里翩翩起舞,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杨泉老师讲了《多媒体资源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要跟随时代步伐,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学。

前辈杨娜老师为我们讲了《美国中小学教学实用英语》。她用自己的真实案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英语课,教师英语与日常的英语交流还是不一样的。专业性、规范性、积极性,是教师英语的特征。我们作为沉浸式项目,课堂上禁止使用英语,但是,英语绝对是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交流工具。

周末两天的拓展训练,拉近了学员之间的距离,交流、互助、合作,让每个小集体充满凝聚力。我们也学会了特殊情况下的自救与求救,这些知识平时一般用不到,用到的时候,绝对可以保命。

第二周是"魔鬼周"。

来自台湾的"魔鬼培训师"宋如瑜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美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详情。从她的课上,我们得以了解真实的美国课堂,准备工作变得有针对性。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为了让我们尽早适应美国节奏,每天晚上,她都会给小组布置试讲任务。所以,每天晚饭后,金辉酒店都会热闹非凡,各个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认真讨论试讲课题,这样的任务是不容易的,思想的碰撞带来灵感的火花,思路不断被修正,新点子不断取代旧点子,如果可能,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出来叫停的一般都是"瞌睡",即便这样,每天晚上做到凌晨一两点的几乎是常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二天的分享带给每个人丰富的回报,听课本上满满的笔记就是证据。

Lisa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理会项目,做了案例分享。一个个身边的故事足以点醒在坐的每个人。

Pat Lo是我们沉浸式项目的主管老师。她教学经验丰富,给我们讲了美国汉语沉浸项目的发展状况,从教室布置讲起,一点一点帮助我们成长,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沉浸项目教师,任重而道远。

第三周,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每堂课都是精彩课程,我们只恨时间太短,光阴似箭。

在整个培训期间,赫德老师始终和我们在一起。陪我们做签证材料,给我们分享教学经验,是我们信得过的前辈。

当然,北师大的李丹老师、邱老师也全程陪同,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没有她们的支持,这次培训肯定不会如此完美。

感谢所谓为此次培训付出努力的人。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功力不足,道行尚浅,原有的底气被精彩的课堂教学一帧一帧地抹掉了。这场修行注定的痛苦的。可是,想到未来的课堂教学,我更加坚定现在的努力,只有今天的默默积累,才能换来明天的破茧而出。大家,美国见!

修行还在继续,历久弥坚。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