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 › 2015年外研社汉语教师志愿者储备培训第二周周报之记《儿童二… 

2015年外研社汉语教师志愿者储备培训第二周周报之记《儿童二语习得规律与教学技巧》课堂

2015-07-01 13:28 来源:外研社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晨练后人一下变得精神了许多。今天上午的《儿童二语习得规律与教学技巧》课是自培训以来的第五次教学技巧课,我们的学习热情也不断地高涨起来。

铃声一响,我们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位年轻和蔼的大姐姐,这就是今天来给我们上课的《走遍中国》栏目组的负责人孟佳文老师。通过课堂的教授,我们觉得孟老师确实是一位有经验、有魅力的老师,她通过分析少年儿童的思维认知与感情认同的特点,深入浅出地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做了介绍。

课堂上,孟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少年儿童这个特定的年龄群体的一些认知特点,这是我们将来把握教学与课堂的前提。从思维模式上来讲,少年儿童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创新或回忆的有意义的经历联系起来,而在情感上他们渴求的是鼓励和进取,因而给孩子们上课时我们要更多地使用他们的语境,不时地给一些物质和精神的小嘉奖,这样会更大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创造的热情。而从发展特征上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逐渐产生分化。4、5岁到9、10岁的孩子处在"神话层次",情感较为丰富,喜欢极端地对比、想象,理解问题是绝对化的,处在一种被"故事情节"构建起的思维中。8、9岁到14、15岁阶段是"浪漫层次",这时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会增加,喜欢搜集整合信息,记忆力超强。14、15岁到19、20岁,孩子们逐渐转向"哲学层次",思维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整合性地认识世界,不断学会积累事实与情节,并逐步形成理解外部世界的体系,这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及时对偏颇之处进行纠错。19、20岁以后,人的认知模式渐趋成熟,体系已经完备,成年人的教学主要依靠的是体系化的"学得"。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思维特征,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尤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有意地创造沟通环境,将孩子们的意识与情景勾连起来。比如,我们可以把日常用语"口令化",贴在教室里孩子们常看见的地方:"请把门关上"、"我(  )疼"、"请帮我(  )好吗?"等等。第二,在课堂上体现文化。我们可以将观念与行为习俗联系起来,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文化对比:英国的白金汉宫、中国的故宫、德国的新天鹅堡,它们有什么异同?美人鱼和白娘子如何比较?穿靴子的猫与美猴王怎么对比?这些话题生动有趣,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第三,让语言生动起来。孟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将来我们可以与我们的学生们分享:《电影看中国》、《汉语800字》、《老子如是说》、《跟我学同义词》等。

这堂课令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该怎么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随后我们又学着使用了"网络孔子学院",这些教学资源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图/文 刘书蓉)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