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 › 2015年下半年大连外国语大学赴孔子学院志愿者培训简报第四周… 

2015年下半年大连外国语大学赴孔子学院志愿者培训简报第四周之专家讲座、专业课程

2015-06-26 13:48 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

本周,我校邀请到数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其中包括陈子骄院长的《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孙玉华校长的《志愿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吕俞辉教授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和《汉语综合课教学》、张和生教授的《国际汉语教师基本素质》和《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潘先军教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于培民教授的《国学讲座:汉字与传统文化刍议》、孙素杰老师的《化妆实践与指导》。

(一)陈子骄院长--《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6月15日下午,陈子骄老师受邀为2015年下半年赴孔子学院志愿者讲授了题为"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的专业课程。陈子骄老师从事多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她不仅在中国汉语语法教学方面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在汉语话语分析、构式语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首先,陈子骄老师从教学环节方面入手,让志愿者们对语法方面进行知识储备并借此机会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随后,她着重介绍了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语法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和目标的明确性。陈老师还介绍了课堂上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如演绎法以及句型的结构、语用意义、语法规则等知识,让志愿者们对语法教学有了系统的了解,受益匪浅。

(二)孙玉华校长--《志愿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6月16日上午,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孙玉华教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以志愿者的光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主题的讲座。孙玉华教授在俄罗斯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中国俄语教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国际教育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荣获俄罗斯普希金奖章。

首先,孙校长为大家介绍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的发展情况,用具体数据让大家对孔子学院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加深了印象,对即将投身的事业更有信心。

接着,孙校长用自身经历为大家讲了孔子学院作为世界交流平台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孙校长表示,孔子学院这个平台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正常可靠的渠道,有助于修正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片面认识。孔子学院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合作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使中国真正"走出去"。而这个平台的成功搭建要靠每一个志愿者努力。

孙校长真诚地给大家介绍了自身和志愿者教师们在孔子学院工作过程中体会到的艰辛与成就感,给即将奔赴海外的学员们一些建议: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在对待异国文化甚至宗教问题时,要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不要过多干涉他人。

学员们在被孙校长真挚的话语感动的同时,内心真切感受到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期待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我们引以为豪的语言与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三)吕俞辉教授--《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6月1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吕俞辉教授莅临大连外国语大学,为即将赴任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带来了一场题为《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的专业课程。吕教授的课程生动有趣,而且有很多易懂的案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吕俞辉教授对"文化"一词做了很深刻的讲解: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在整个课程中她还举了不少鲜活的例证,对跨文化交际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完整的阐释。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有: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能轻易赠送猪皮做的钱包。以及在不同国家,数字、动物等均有不一样的文化伴随意义。

频繁的师生互动使现场气氛一直很活跃,在演讲中,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将"文化"解释得很透彻,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学员们明白如何应对以及避免一些令人头痛的文化差异问题。通过这次的课程,同学们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吕俞辉教授--《汉语综合课教学》

6月18日上午,吕俞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汉语综合课教学专业课程。吕教授用几种常用的教学法导入,分别为志愿者们分析了生词如何处理、课文如何引入以及课堂练习方式;接着以实际课文为例,让大家讨论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指导;最后通过观看实际教学录像为志愿者们介绍了几种实用有趣的课堂小游戏。

整个授课过程气氛热烈,欢笑不断。课后志愿者们都表示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五)张和生教授--《国际汉语教师基本素质》

6月17日下午,张和生教授为我校志愿者培训带来了生动有意义的题为《国际汉语教师基本素质》专业课程。张和生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校校务委员会会员,全国汉语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在汉语国际发展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

张和生教授从对外汉语的新形式下的新需求讲起,回溯新中国以来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形势,并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汉语教育的新形式,介绍了当前全球汉语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也着重体现了志愿者们肩负的责任的重大。

张和生教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短短的一下午为同学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课程。

(六)张和生教授--《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

6月1 8日上午,张和生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的专业课程。张和生教授197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Hamilton College。1997年至2000年,任教于韩国三星人力开发院,担任汉语课程主任教师。

张和生教授为志愿者做了一场有关汉语知识的学术讲座,讲座中张和生教授用丰富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汉语字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技巧,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在非汉语环境下,创新中文教学模式的有关问题。

这场专业课程,使同学们对汉语词汇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的学术研究的热情。

(七)潘先军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6月19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学院院长潘先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专业课程。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部分,潘教授介绍了语言与语言教学、主要教学法流派及第二语言教学的有关理论;在详细解释各种概念和理论方法的过程中,潘教授一直将语言实践的重要性贯穿于每一部分,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他将自己在法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分析各种教学理论方法的实用性并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在汉字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部分,在介绍几个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潘教授重点带领大家进行了关于语法教学和程度补语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并提醒大家不同阶段的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要有针对性地教学和使用教材。

讲座尾声时,学员中的两位归国志愿者结合自身经历讲了自己在教学过程及其他方面的一些感悟,鼓励大家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潘教授的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语言幽默,学员收获很大。

(八)于培民教授--《国学讲座:汉字与传统文化刍议》

6月19 号下午,全体志愿者聆听了国学大师、学者于培民先生的题为《汉字与传统文化刍议》的文化讲座。于培民先生是历史范畴大辞典历史要籍部分特聘撰稿人,他专研古代典籍、古文字三十余年,学术造诣颇深,在国学研究和推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拥有"令人恐怖的记忆力、令人恐怖的阅读量、令人恐怖的国学功底"。

首先,于教授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的使用习惯引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学的兴趣瞬间被点燃。接下来,于教授介绍了儒家最早经典《十三经》的形成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诗经》、《易经》、《礼记》、《尔雅》。掌声笑声不断地回响在图书馆报告厅。《十三经》是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影响之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余先生向大家推荐了学习和研究国学的必读书籍,如高亨的《周易大传今注》、《说文》、《尔雅》。讲座中,于先生穿插了古文字的演变和用法。整个讲座妙趣横生,学员们畅游在古典文化的知识海洋里。

经过这堂讲座,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深为于教授深厚的国学功底所折服。掌声和笑声不断地回响在图书馆报告厅。

(九)孙素杰老师--《化妆实践与指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志愿者对教师的化妆与形象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次课上学员们纷纷自带化妆工具和化妆品,亲自上阵,进行了化妆实践。

本周二晚,孙素杰老师及上周的课程之后,又为志愿者进行了化妆实践指导。孙老师还带了两个学生作为助教,帮助解答学员的问题。孙老师首先为每位学员修眉,并教会了学员化淡妆的基本常识,例如:画眉,画眼线,打眼影等等。每位学员都进行了实践,大家都对如何为自己化妆有了清晰的认识。紧接着大家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发型设计。

课堂上气氛活跃,大家积极提问,孙老师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解答。下课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