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 › 2014年赴亚非拉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班第四、五周周报之为形象… 

2014年赴亚非拉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班第四、五周周报之为形象外表"化妆",更为精神修养

2015-01-23 09:46 来源:外研社

昨天(2014年7月30日)下午,丛慧珊老师主讲了我们期盼已久的 "形象设计与化妆课"。丛老师说明形象设计与化妆对于个人及教师职业的意义,介绍常用的化妆品和化妆工具,并教授化妆的方法与流程。这堂课让我们消除了对化妆的许多偏见,更新深化我们对化妆的认识。因为丛老师讲授的化妆技法简便易学,在她的指导下,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就能化出自然大方的妆容。虽在课堂里我们只是浅尝辄止,但我们却收获很多"化妆"的乐趣,这门课也同时开启了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化妆"艺术,深入思考"化妆"这一命题的历程。

我们曾经对化妆有许多偏见和狭隘的认识,我们觉得素面朝天是学生、教师应该保持朴素的面貌,而化妆,尤其是浓妆艳抹,是虚伪、招摇、华而不实的代名词。我们排斥化妆,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演艺圈的人装点"门面"才需要学习的技能。我们害怕化妆,因为我们曾以为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会侵害我们的肌肤,化妆与我们禀持的健康生活理念相背。

上完丛老师的课,我们发现化妆其实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而非伪装、掩饰的行为。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真正懂得化妆的人,是不会通过浓涂艳抹掩盖、扭曲真实面容,而是会巧妙运用色彩线条, 突出个人优点,化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境界。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借由"无痕迹"的化妆彰显个人的典雅大方。当然,妆容也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我们可根据个人气质、身份、个性和参加出席的场合确定妆容。淡妆,雅致清爽,适合休闲、办公或一些正式场合;浓抹,造型夸张,适合舞台表演。只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与个人需求化妆,则可实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了解"形象设计与化妆"不是专业人士和影视圈艺人的专利,相关的基础知识本应是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应该增补的内容。在国际上,因为化妆被认为是体现自身美好、尊重他人和有良好素养的表现,所以很多国家都重视"美化形象的教育",很多国家如韩国、法国、爱尔兰等,在中学阶段就开设化妆与服饰搭配的课程,教会学生"爱美扮靓"。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也都有出外即化妆的习惯。我们学习这样的课程,不但能为己而容,也能为悦己者容,顾及尊重他人(外国人)的审美习惯。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提化妆,就谈虎色变,害怕化学成分伤害肌肤。如果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学会及时正确卸妆,化妆品不但不会伤害我们的皮肤,还会起到滋养保护皮肤的作用。丛老师的解答消除了我们很多顾虑,让我们知道美丽与健康并不矛盾。

因为丛老师在课上常提到"对外汉语志愿者教师的形象代表中国形象和中国年轻一代的风貌",这引起了我对"化妆"更多的思考。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形象和风貌仅指经过描画的精致妆容和经过修饰的靓丽外表吗?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质华","相由心生","自信和微笑"是最好的妆扮。这些说法都在提示我们,如果想要有良好的形象与风貌,我们不能只重外表。著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提到,外表"化妆"是三流"化妆",精神修养的"化妆"是二流"化妆",而生命的"化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更高层次的"化妆"形态。

此次近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接受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通过中国文化、中华才艺课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到中国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这些课程,我们为知识素养"化妆"。如果我们能终生学习,博览群书,提升艺术鉴赏力,我们自然会提升个人气质。丛老师开设的另一门课"礼仪与道德素养"为我们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化妆",让我们举手投足都注意仪态,并在与人相处时做到礼貌、守信、讲理。安全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会我们为生命"化妆",如果我们珍爱生命,维护生命安全,悦纳自己,正视自我价值与优势,学会管理弱点,包容关爱他人,积极应对逆境与挑战,相由心生,久而久之,我们自然而生慈善、温柔、自信、乐观之相。一个人的精神修养与生命态度的"妆容"是无法单靠胭脂粉末造形美化的。

在这个月的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为形象"化妆",还研习为精神修养与生命状态"化妆", 在接下来国外任教生活的日子里,我们还用丰富的经历与体验锻造修炼内心。我们常听人们说,三十岁前的容颜靠父母,三十岁后的容颜靠自己。我相信,如果我们善于"化妆",内外兼修,我们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将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年轻一代对外汉语教师儒雅、进取、开朗、博学、多思、负责、明丽的形象。

(文图/龙啸)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