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志愿者感言 › 张吉阳:三感三情 

张吉阳:三感三情

2015-07-16 11:13 来源:xmdx

    记得初二那年,我便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时候的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值得所有人尊敬。每当我的老师们站上讲台的时候,从他们的脸上散发出来的热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经常畅想着自己站上讲台,面对所有学生,侃侃而谈,教书育人的那一天。也是在那时,我凭着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懵懂的想法告诉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三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那时候的我,万万没想到自己能有幸成为一名赴布隆迪储备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到厦门大学,接受孔子学院总部安排的培训。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走向海外,把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发扬光大。

在厦大培训的第一堂课是“跨文化交际与志愿者精神”。通过老师的精彩讲授,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肩负汉语国际推广重要任务的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志愿者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三感三情”。所谓三感,即具有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所谓三情,即要求汉语教师志愿者具备“感情”“热情”“激情”。本堂课结束后,我的心情既喜悦又沉重。喜悦是因为我从小立下的志向即将实现,沉重则是因为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精神,它并不像我小的时候认为的那样简单,而是更加复杂、艰巨,也更加考验人,磨练人。

光荣感。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的光荣感首先来自于我们的工作内容。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汉语传播到全球各地,要把我们伟大的文化弘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地球村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都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其次,我们的光荣感来自于奉献。可能我们奔赴的国家并不是非常发达,生活条件也并非优越,但是我们依然奋不顾身的前往那些地区,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就是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为的就是坚持心中的那股信念,所以汉语教师志愿者是一项光荣感十足的工作。最后,我们的光荣感来自我们的学生。当我们走进课堂,走上讲台,面对着那一张张笑脸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位汉语教师的心中都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光荣感。我们在国外教书育人,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们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在他们的人生成长道路上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了他们,让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收获了快乐。这无疑是最大的满足和光荣。

使命感。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传播汉语,弘扬中华文化并不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我们在海外工作时需要时刻谨记的任务和指标。我们要在传播汉语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汉语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使用汉语,让学生们能够从学习汉语中得到好处,找到方向。传播中国文化,并不等同于文化侵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文化去同化甚至去破坏别国的文化,我们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即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使者,不仅要让外国友人在感受中华文化的同时认同它,接受它,甚至喜欢上它,也要让外国人在文化对比中找出两种文化的共性,让两种文化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责任感。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什么都不讲,或者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那么这个老师就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他就是一名不称职,不负责任的老师。其次,作为一名文化传播者,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一味的传播的中华文化,而对当地文化不管不顾甚至歧视偏见,或者一味的接受赞美当地文化,贬低排斥中华文化,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应有的表现。对待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不卑不亢,了解并热爱。对待外国文化,我们应做到理解包容,和而不同。最后,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一来要对祖国负责,要对得起祖国的嘱托和信任,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二来要对赴任国负责,要努力工作,把这项名为志愿者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看待,切实的让外国学生学有所成。三来就要是对自己负责,说话办事前要想一想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对得起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就应该本着奉献,不求回报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应该觉得自己吃亏了,更不应该消极对待,有抵触心理。

感情。我认为,就是要有感情的对待祖国和赴任国。对祖国充满感激之情,因为是国家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走出国门,实现理想抱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所以我们要时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祖国,努力工作,不辜负祖国的信任。对赴任国要有感谢之情,感谢赴任国对我们的信任,把他们的学生交给我们,让我们传授知识给他们。也要感谢赴任国为我们提供的各项服务和为我们制定的各项政策,让我们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完成紧张的工作。

热情。是要求我们要热情高涨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果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就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长此以往,则越来越消极的对待工作,对待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这项任务。同样的,学生也会感觉到老师的热情不高,慢慢的可能也变得消极对待课程,或者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业,影响心情。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待工作的热情,以一颗热忱的心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这样才会收获满满,满载而归。

激情。我认为最后一个激情是要求我们对待生活要充满激情。志愿者的工作不像大部分人想的那样光鲜亮丽,轻松自在,多姿多彩。相反的,可能非常的乏味枯燥,废神废力,紧张孤独。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在繁杂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中找到正能量,激发自己的潜能,化弊为利,才能战无不破。激情满满的对待身边的任何事,任何人,这些事,这些人也会激情满满的对待自己。这样,不但问题能够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学会生存之道。

作为一名国家汉办赴布隆迪汉语教师储备志愿者,我知道自己离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培训时间里,我将更加努力,向老师学习,向同学请教,不断提高自身在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我坚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在我们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奋斗下,我们定能成为一批优秀的文化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坚守“三感三情”,将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化带向世界,不辱祖国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赴任国指南more

泰国

菲律宾

尼泊尔

蒙古

各地孔院more

全部培训单位more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外研社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